回到顶部

打工人如何通过经济学收获幸福生活?|《表层的真理》新书分享会

2024年5月25日 17:00 ~ 2024年5月25日 19:00

收起

活动票种
    付费活动,请选择票种
    展开活动详情

    活动内容收起

    垄断者,通过经常保持市场存货的不足……然后以远远高于正常的价格出售他们的产品,从而无论在工资还是在利润方面都提高他们的报酬。——亚当·斯密《国富论》 


    很多读者一看到“经济学”三个字,便觉如临大敌。印象中,经济学是一种充满数学公式、统计图表的研究型学科。


    虽然今天的经济学确实会运用大量数学工具(甚至有时比物理学家所用到的数学工具还要复杂),但这并不表示经济学就会被数学统治。数学是好的仆人、坏的主人。所以重要的并不在于手段,而是在经济学思维模式下所论证、探寻的目标。


    经济学同样是“以人为本”的学科,它所研究的核心问题应当与人有关,与人的终极福祉有关。比如,对货币、消费的研究,毫无疑问属于经济学;对人的幸福的研究,也属于经济学。失业问题、生态环境保护,甚至一切影响你工作好坏的细枝末节的因素(交通、衣着、你的手写体是否好看)都属于经济学的研究范畴,因为它们都关乎人的福祉。这是我们意图达到的,使大众破除幻象、学以致用的,经济学的广义定义。


    5 月 25 日(周六)17:00-19:00,作者梁捷将带着他的新作品《表层的真理》来到单向空间 · 朗园station店。我们将与朋友们一起聊聊你不知道的经济学。


    图片



    普通人与经济学

    《表层的真理》新书分享会


    嘉 宾
    梁捷 孙睿



    时 间
    2024 年 5 月 25 日(周六)17:00-19:00

    地 点


    单向空间·郎园station店 


    地 址

    朝阳区东坝镇半截塔路53号郎园Station(北京纺织仓库南门)D3-1座


    主办方
    浙江人民出版社、单向空间

    票 价
    饮品+留座 39 元
    新书+留座 69 元





    #嘉宾简介


    图片

    梁 捷

    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,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博士后,现任教于上海财经大学,副教授。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西经济思想史。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,出版多部著作,包括《看!这就是经济学》《西方经济思想通识》《梁捷西方经济思想史讲稿》《经济学家都干了什么》等,另有译著《超越功利主义》《合作的复杂性》《城市秩序》等十余部。


    图片
    孙 睿


    现任教于人民大学经济学院。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博士,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。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史与比较经济发展等。曾在《中国经济史研究》《清史研究》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多篇文章。主持过博士后科研基金、国家社科基金等项目。出版专著《组织、市场与国家—近代天津钱业公会与经济秩序建构》,并承担人民大学《中国经济史》、《世界经济史》、通识课《全球视角下的中国经济发展解读》等课程教学,其中参与的《中国经济史》获得教育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。


    #相关图书


    图片


    《表层的真理

    作者:梁捷

    出版社:浙江人民出版社

    出版年:2024-3



    #了解经济学,真的不难

    撰文/ 梁捷

    节选自《表层的真理》序言


    开始写作本书的时候,正是2020年年中。如果过几十年再回头来看,毫无疑问,2020年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:全球新冠疫情暴发,美国黑人开展新一轮的平权运动,全球化“退潮”,全社会贫富差距增大……我们面对的生活越来越复杂,过去的经验仿佛失去了作用。所以,我想在这本书里放宽视野、放慢节奏,更全面地回顾经济学、探讨经济学,欣赏经济学的锐利分析,利用经济学的最新观点和最新研究来分析我们当下的生活。

    说到底,经济学是一门比较新的学科。从亚当·斯密(Adam Smith)于1776年出版《国富论》开始算,到现在也不过250年左右。相比之下,数学、物理学都有两三千年的历史,文学更是从有人类文明开始就已经出现了。在这200多年里,科学技术在不断进步,经济学也在不断变化,这个变化仍然在进行之中。

    主流经济学借鉴吸收了大量最新发展起来的技术,比如高速计算机的模拟计算、各种来源的大数据、更精准的计量模型、数字化的历史档案、异想天开的田野实验,还有心理学、政治学、法学的最新研究,可以说是日新月异。所有的学者都必须不断学习才能赶上这些潮流。

    一提到“经济学”,大家可能会想到复杂的数学公式和统计图表。但其实,经济学家使用数学工具,只是为了能更清楚地解释一些问题。只要问题得到解决,我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。

    我举一个例子,前些年美国的一个保守派团体“学生公平录取促进会”起诉哈佛大学,控告哈佛大学在本科招生时对亚裔申请者有歧视。那么,哈佛大学在招生时是否真的存在歧视?这是一个不容易分辨的问题,因为歧视行为是观察不到的。假设一个女生投简历找工作,HR(人力资源)不想招女生,但他不会直接跟应聘者说,而是会找很多其他理由,比如专业不对口、实习经验不足等来拒绝她。这就是性别歧视,我们心知肚明,只是苦于没有证据。

    哈佛大学有没有对亚裔申请者歧视呢?哈佛大学公开了一批申请人的数据,双方各自聘请了一位权威的经济学教授对此进行分析。原告聘请的是杜克大学的经济学教授彼得·阿西迪亚科诺(Peter Arcidiacono),哈佛大学聘请的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经济学家戴维·卡德(David Card),两位都是非常有成就的经济学家。

    哈佛大学有没有对亚裔申请者歧视完全是一个经济学问题,所以,双方请经济学家来研究是最合适的。两位经济学家利用哈佛大学提供的数据,运用“回归分析”的统计方法进行研究。他们的回归模型都差不多,数据也都是哈佛大学提供的,但结论正好相反。原告的分析结果显示存在歧视,被告的分析结果显示不存在歧视。为什么会这样呢?



    举报活动

    购票须知

    1、本活动票务为活动行代理,具体服务由“单向空间”提供

    2、如需发票,请在活动结束后次日登录最新版活动行App,在我的票券页面申请,发票金额以实际支付为准,不含优惠金额;

    活动标签

    最近参与

    • E
      报名

      (8天前)

    • 姚萌
      报名

      (8天前)

    • 微信用户
      报名

      (8天前)

    • Flower????
      报名

      (8天前)

    • Zengdreammore
      报名

      (8天前)

    • 禹彤
      收藏

      (9天前)

    您还可能感兴趣

    您有任何问题,在这里提问!

    为营造良好网络环境,评价信息将在审核通过后显示,请规范用语。

    全部讨论

    还木有人评论,赶快抢个沙发!

    活动主办方更多

    微信扫一扫

    分享此活动到朋友圈

    免费发布